图片展示
搜索

叛逆少年的逆转——阿豪的故事

作者:李杭 发表时间:2016-03-21 16:38:25

一、开展矫正个案背景


()    社会工作者

笔者是科班出身的一名社工,2012年毕业后加入到深圳市春雨社会工作服务社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最初加入社工行列的原因极其简单,只因为自己是本专业的学生。而经过这几年在社工岗位的不断学习和磨练,自己的认知也在不断的提高,从何为社工到如何做一名社工,再到如何为合格的社工,这过程一直努力着。

2014年初,笔者怀着一颗战战兢兢的心,从禁毒领域转战到了司法领域,阿豪,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认识的一名社区矫正人员。


(二)矫正对象

        阿豪(化名),男,18岁,广东人,初中文化水平。20123月份,还在上学的阿豪与班上同学一起抢劫了同班另一同学的摩托车、手机等贵重物品;同年4月份,阿豪又与该名同学一起对同校学生实施了抢劫,这次没有那么幸运,被警方抓获,法院依法判处阿豪有期徒刑二年,缓期三年。


二、第一次接触

很多人或许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看法还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偏见,认为他们十恶不赦大逆不道,因此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这些犯过错的人。而有些矫正人员,如果不能深入到他们的世界里,仅凭外表来看,似乎给人的印象也是不好的。记得第一次与阿豪见面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他耳朵旁边夹了一根烟,染成黄色的头发屹立在尚显稚嫩的脸上,穿着蓝色沙滩风短裤玩世不恭的走进了司法所的办公室。这样的形象,如果走在路上,很难说不会给路人留下不良青年的印象。

但在笔者看来,社工与矫正对象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专业、平等且相互信任的,这就要求社工对矫正对象必须坚持接纳和非批判的原则,也要求社工不能带有任何的偏见去体会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因此,笔者在接触阿豪之前,先从原跟进的社工及阿豪所在的社区着手,去体会这个刚成年的年轻人的成长背景。

阿豪的家庭情况较为特殊,母亲在自己很小的时候患有抑郁症,并在自己面前跳楼自杀,而家里的哥哥们在很长时间内都认为阿豪是母亲过世的最大因素。此外,阿豪的父亲在母亲去世不久先后有过两次婚姻。这样的成长环境,笔者不禁会想,阿豪敢于去抢劫,是否与家庭的因素有关,也许他的本性或初衷并不是真的要去抢劫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才有了笔者与阿豪的第一次面谈。


由于专业上的素养,以及对阿豪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第一次见到阿豪,即使他的形象有些非主流,笔者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惊讶,反倒看得出他比较拘谨。但有过社工的介入经历,阿豪并未需要笔者做过多的角色澄清和铺垫,他也能够很快做出调整进入状态。在这次面谈中,阿豪主要关注于两个问题:一是前一任的社工是否与笔者的角色相同,更换社工是否会影响到自己的社区矫正进程;二是前一任社工如何在笔者面前描述的自己。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给予了阿豪肯定的答案,既笔者与前一任社工相同,社工的更替并不会影响到他的社区矫正进程和服务效果;对于第二个问题,笔者将前一任社工交接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梳理,并以阿豪提出的问题为突破口,打开了我们第一次面谈的话题,并且在面谈结束后顺利建立起初步的专业关系。


三、预估


       在经过笔者多方面的资料收集和与矫正对象面谈之后,笔者认为阿豪存在下列几方面的需求:


第一,改善家庭关系。笔者所收集到的资料显示,阿豪家庭的特殊性,早年丧母及不善表达的父亲使得阿豪过早的失去了同龄孩子该有的爱,且随着继母的过早介入,也使得阿豪多年以来对继母存在着深深的敌意,这也在笔者与他面谈时得到的证实,阿豪表示,自己之所以会抢劫同学,很多一部分是因为想要引起父亲和继母的注意。因此,笔者认为对阿豪来说最需要的是改善家庭关系。


第二,认识自己。与阿豪多次的接触中,笔者所听到的最多的就是他觉得自己的处境很迷茫,这种迷茫来源于很多的因素:首先是家庭的方面,母亲去世之后父亲迎娶了继母,并且又生下了两位妹妹,而自己的两位亲生哥哥也已经越来越可以独立生活,因此阿豪感觉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其次,阿豪被关押的一年中与外界隔绝,出来之后感到外面世界变化很快,有点难以融入社会。自己因犯过错误而觉得与别人不同,但又因年少轻狂,不愿意屈服于现实而感到十分矛盾和迷茫。


第三、树立职业发展规划意识。阿豪自初中毕业之后便没有继续上学,关押出来之后就一直在自家的洗脚店帮忙。这家店是父亲白手起家的,有意将店里的生意交给阿豪及两位哥哥继承,但阿豪并没有这样的兴趣,只是苦于自己没有其他的生计才在店里帮忙。另外,阿豪在钢琴方面有些特长,小时候的钢琴学习让阿豪有着扎实的钢琴功底,在店内生意不忙的时候也会找一些钢琴陪练的兼职,但都坚持不长时间。因此,在与阿豪的接触中,也有多次提到自己并不想一直留在家里帮忙,但钢琴也只是爱好,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够做一些什么。


第四,情绪疏导。笔者接触阿豪的时候,他已经在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了将近一年,虽然时间比较长,但每次来司法所报到时,都会感到很大的压力,一想到自己是社区矫正人员就会产生比较惶恐的情绪。因此,笔者认为,在向阿豪提供矫正服务的过程中,应该时常留意他的情绪,并及时提供必要的疏导,以帮助他更好的看待社区矫正。

第五,增强法律意识。很多人由于不了解法律,因此便不知晓法律的红线在哪里,等到不经意碰到时才幡然醒悟,后悔莫及。阿豪触犯法律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法律意识薄弱,在面谈中,阿豪也向笔者叙述过自己抢劫同学东西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会是犯罪,只是看那个同学不顺眼,加上身边朋友的调拨唆使和自己想要引起父亲注意的心理便导致了这样的悲剧发生。因此,笔者认为在个案中增强阿豪的法律意识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制定目标

笔者认为社工的服务过程应该严格遵守社工的价值观和伦理,如遵守保密、知情同意和案主自决等原则。因此,服务目标应该由社工与矫正对象共同完成。

首先,阿豪认为父亲对自己的评价仍然处于年少不懂事的阶段,自己也感觉与父亲的沟通十分困扰,并且认为继母对自己的关爱都是出来的。因此,第一个目标就是希望通过社工的介入与阿豪的努力,可以改善家庭沟通方式,找到与家庭成员正常友好交流的方式。


其次,通过就业方面的辅导,帮助阿豪找到自己的职业规划。阿豪不仅表示自己不愿一直留在家里的洗脚店帮忙,并且对之后可能继承的家业更加没有兴趣,只是苦于自己没有一技之长,难以独立生活才留在店中。因此,笔者将与阿豪沟通,协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进行职业规划的同时,也需要认清自己。

再次,由社工帮助阿豪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阿豪自己也认识到之所以会犯法也是因为自己的法律意识很薄弱,如果早知道是违法的也不会去碰这样的一道红线。

最后,在社区矫正服务过程中提供情绪疏导。阿豪希望可以在社工的伴随下减少对社区矫正的抵触,使自己面对司法所时不再提心吊胆。


五、介入过程

在与阿豪充分沟通之后,我们决定采取分阶段的方式进行矫正,一步一个脚印,以便做出更好的改变。

第一阶段  缓和家庭关系

笔者分析,造成家庭关系僵化的原因共三点:母亲的过早离世,与父亲沟通不良,与继母之间存在误会。因此笔者便从这三方面展开介入工作。首先,笔者与阿豪的父亲进行沟通,阿豪的父亲一方面表达出了对阿豪的关心,另一方面也表达了望子成龙却不成的遗憾。其次,在找到了阿豪父亲的关注点后,笔者将焦点回到阿豪身上,并运用叙事疗法帮助阿豪从自身出发,寻找新的心境,改变自己过去的经历在心灵和行为上留下的不良印记。在笔者的引导下,阿豪回忆了自己年幼的重要经历,提到母亲抑郁症自杀对自己带来无法言说的痛楚,接着,笔者鼓励阿豪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重新看待当年之事,协助他重新梳理了亲生母亲、父亲与后母的关系:一方面引导他做出假设,倘若母亲在世会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有何种改变;另一方面鼓励阿豪站在继母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处理继母和阿豪的关系。通过上述的尝试,阿豪开始反思自己多年来对继母的态度,是否存在偏见与不公?对待父亲是否太过于偏执?


令人欣慰的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当中,阿豪表示自家的店内需要人手,而且随着和父亲关系的改善,在店中帮忙也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原来,破解了家庭关系难题,阿豪的职业规划也在悄悄的发生了改变。


第二阶段  学法懂法,缓压疏情


目标:以陪伴者的角色帮助阿豪学习法律知识,并且帮助其缓解压力疏导不良情绪。

之所以将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情绪疏导放在第二阶段,也是结合了阿豪的实际情况,在这一阶段中,笔者主要担任一位陪伴者的角色,对他的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给予了关心和关注,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和有人陪伴的。

对于阿豪法律知识欠缺的情况,笔者在每次他来司法所报到的时候,都会以同伴的角色与他共同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而鉴于阿豪这一年龄特有的好奇心,加上他也愿意学习新鲜的知识,而且学得很快,笔者便找来了一些法律方面较为生动鲜活的小知识,以引起阿豪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后他自己也有表示:当初不知道抢人家东西就要被关起来,要是早点知道肯定不这么干了,听到这里,笔者也感到欣慰,阿豪能够结合自身的情况,并在发现的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必能收到更好的成效。

阿豪作为一个只有十八岁的青少年,由于童年遭遇家庭变故的原因,导致亲情方面的缺失,使得爱与归属的需求尤为强烈。因此,笔者在面对阿豪的时候,采用了同理心沟通的技巧,即设身处地的站在一名十八岁男孩的角度去感觉和理解阿豪的想法。此外,鉴于阿豪的个性比较容易着急冲动,笔者便采用以柔克刚的方法,让阿豪在情绪很大的时候冷静下来,试着去分析自己发脾气的原因,往往在这一阶段,就会发现很多事情是不值得发脾气的,也有事情如果自己不发脾气会做得更好。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过去,笔者与阿豪一起就这一阶段进行总结,当回顾了当初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且容易发脾气的情景时,阿豪显得很高兴,因为他自己也看到了自己的变化,笔者告诉他懂得控制自己情绪的男生很酷。


六、结案

鉴于阿豪情况的好转,以及工作岗位的调动,笔者与阿豪约定了结束社工服务的事情,并就近一年来的努力与收获进行了回顾,特别是对积极的方面给予了正面的回应。所幸在结案面谈的时候,阿豪没有发生笔者所担心的倒退等负面情绪,反倒能够看到自己这段时间的进步。对于剩余的矫正时间,阿豪也表示会继续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笔者也希望他能够走得更好,在需要的时候仍可信任社工。


 七、工作反思

这段期间取得的好的成绩是可喜的,笔者在祝福阿豪越来越好的同时也对自身的专业服务深深反思。

首先,笔者认为,社工在与服务对象接触时应该注意去标签化。很多人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先入为主的去看待某个人,这也是社工在提供服务中需要警惕的,特别是司法社工面对的社区矫正人员,是很多人眼中的罪犯。只要我们细心之下就能发现,每个人犯罪的原因都千差万别,有的人是因为过失犯罪,有的人是因为一念之差等等,这些原因不尽相同,需要社工在接触中慢慢去发现。


其次,社工所面对的人千差万别,不同的矫正对象需要赋予不同的方案和态度。例如与阿豪一样的青少年,陪伴者的身份远比教导者的角色更容易被接受,因为青少年相对于成年人更加的敏感,他们对压力和他人的眼光更加敏锐,如果社工可以放低自己的姿态,多站在那一年龄段的角度去感受,就会更加容易和他们沟通。

此外,由阿豪的成长经历所引发出来的感想,其实在很多的案例中我们会发现,家庭因素大多都是孩子偏差行为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面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时候不能只关注其自身,更需要关注其周围环境,从多方面的考虑问题,毕竟世上所有的坏孩子都一定有其特殊的原因。

 

 

 


春雨微信公众号

深圳市春雨社会工作服务社   2007-2019  版权所有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景田路天平大厦     

 电话:0755-83053844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64号  网站地图

深圳市春雨社会工作服务社 版权所有

在线咨询

您好,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0755-83053844
联系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路天平大厦B210
扫一扫二维码
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